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3月29日上午,全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暨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工作推进会召开。县委书记戴新贤出席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段晓赛就衡山县2024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工作作安排部署,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谢斌主持会议。
戴新贤指出,树城乡形象不是“面子”问题,是事关发展的关键问题。文明城市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本质是培树城乡形象,树好城乡形象是“文旅兴城”重要支撑、城镇化试点成效的重要体现和赢得多方支持的重要加分项,将有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戴新贤强调,树城乡形象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必须聚焦突出问题、啃硬骨头。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规划、建设、施工,切实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推进三域整治、土地整理、庭院整洁和小设施微景观建设;要充分学习借鉴娄星区的好经验好做法,立足衡山实际,细化各项工作举措,统一评价标准,多样化进行改造;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坚持花小钱做精品,坚决避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文明创建要紧盯扣分项整改,对照去年省测评组反馈的问题清单,围绕最新测评体系,对城市管理、交通和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逐一摸排、逐个分析、逐条研究,确保发现问题不留死角、整改问题不留尾巴。人居环境整治要突出抓好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投放行动,健全完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模式,全方位宣传引导,消除群众顾虑。
戴新贤要求,树城乡形象必须在健全机制上进一步发力,以好机制呵护好形象。要进一步健全抓落实机制,凝聚起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要进一步健全考核评比机制,加大督查力度,严格落实“红黄榜”通报制度,坚决兑现奖惩;要进一步健全财政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鼓励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健全群众发动机制真人百家家乐app,引导村民深度参与文明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户户为阵地、人人都参与”的良好局面。
段晓赛要求,全县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坚定信心、强化措施、扎实工作,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水平,为美丽衡山建设、为衡阳成功举办全省旅发大会、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作出最大贡献。
县领导旷志军、唐年初、黄润葵、王威、谷蓉、颜海峰等参加。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
宜昌市沙河污水处理厂 国家部委印发规划!这一“天坑”专业或将逆袭,“三大理由”为它正名!
每年填报志愿时,专业的选择成为了让家长和考生头痛无比的“难题”。从发展前景及未来就业出发,“性价比”已日益成为当下年轻人在选择专业时的“最优解”。作为支撑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的“生化环材”领域专业,却被长期冠以“天坑”之名,频频成为舆论场中的焦点,甚至一度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三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探寻专业背后的深层次秘密——
天坑专业为何“坑”?
长期以来,由于学习难度大、就业困难、薪资低等原因,化学、材料、环境类专业常年位居四大“天坑”专业之列,被贴上了相对负面的标签。加上一些自媒体的推波助澜,这些传统专业在世人面前变得有些“面目狰狞”,貌似一和这些专业挨上边,高校学生的未来前景将一片黯淡。然而,这种看法本身就是一种误解。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在本科、硕士阶段时,“四大天坑”专业薪资与行业毕业生平均薪资相比,上下浮动差别不大,而到了博士教育阶段,生化环材则纷纷实现“逆袭”,跳出“天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在对2021年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共1.5万多人)的数据分析发现,生化环材学科领域的博士毕业生工资均超过博士毕业生的平均薪资。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发现,“生化环材”领域所面临的“性价比低”的困境与受教育状况存在很大相关性。作为三峡大学生态环境类学科中最具水利电力特色、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同时也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战略的重点支持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本、硕、博培养层次全面,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0余人,为环保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近年来,该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达35%左右真人百家家乐app,其中有一大批学生被211、985等重点高校院所录取,为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让相关专业学习者的实力和竞争力,通过深造之路实现“增值”。而从比较实际的角度来看,所谓“天坑”专业,因为当前的“冷门”,报的人也少,将来竞争者也少,保研读博或许更顺利,也更有发展和进步的空间。
天坑专业为什么难就业?
环境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相关从业人员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实践能力的欠缺正是导致多数天坑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三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需求,正在推进以学生培养质量为目的的专业培养过程改革。该专业现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共建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荆州电热厂、宜昌市沙河污水处理厂、宜昌市花艳污水处理厂、宜都市吴家湾垃圾填埋场等建有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凭借扎实的行业基础,近年来,该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去向有环保局、水利和湖泊局等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中水、中建、设计院、环保公司、环境工程咨询公司等国企、民企,不仅就业质量高,而且发展稳定有保障。
天坑专业凭什么破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四大天坑”专业正展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国家层面来看,2022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环境健康工作规划》,设置了打造环境健康专业人才队伍5项重点任务和15项工作安排。该项政策的发布不仅驱动着环保技术体系的革新,同时也为相关人才迎来了发展机遇。
从行业发展来看,“生化环材”类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均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船舶、中国中车、中国机械等央企。由于涉及国计民生等根本,因此需要大量的“生化环材”类专业学子为之奉献拼搏。此外,新能源浪潮下,越来越多的“生化环材”专业应届生正投身新能源行业,薪资水平正不断攀升。根据第三方职位搜索引擎职友集数据显示,部分生物类、环境类细分专业前往新能源行业的比例在20%以上(行业分布占比前三)。
面对时代浪潮的来袭,三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过硬的实力无疑为学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三大环境工程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2003年通过专业评估建设,2009年通过湖北省本科专业教学评估,是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专业所在的水利与环境学院溯源于1978年,是三峡大学本科办学历史最早的学院,也是学校办学规模最大、培养层次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截至2022年6月,学院拥有博士生指导教师25人、硕士生指导教师118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和“湖北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水利工程组)成员1人,全国水利高等院校水利类专业带头人1人,聘有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等11人。
依托强劲师资团队,专业开设有《给水排水管网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众多紧跟社会发展的优质课程,让学生拥有扎实的环境工程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早日成长为能够在水利、市政、化工和电力等行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环保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段时期内,专业固然可能会有“冷”“热”之分,但更要把目光放长远,看到一个专业的长期趋势、需求。如今,时代正呼唤着更多环保英才的加入,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距离环境类专业“春天”的到来必将不再遥远!
2023年,适逢三峡大学办学100年暨本科教育45周年,欢迎各位拥有前瞻性眼光的青年学子报考三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见证学校辉煌,迎接美好明天!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